“销量10万+”“清一色五星好评”“限时冲榜特惠”
网购加满购物车时
看到这些亮眼的“流量标签”
是不是想要立刻买买买
但鲜为人知的是
这些看似诱人的标签背后
可能暗藏着“刷单炒信”的黑色产业链
这类刷单行为往往会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
今天是双十一购物节
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启“囤货模式”
今天玉检君就来跟大家聊聊
在加满购物车的同时
消费者该如何规避此类陷阱、守护自身合法权益
案例直击:刷单黑产覆灭记
2023年,洛阳高新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案金额超1亿元的刷单炒信案。涉案团伙开发“淘精灵”“极风”两款刷单APP,搭建起“商家发单—平台派单—刷手接单—完成刷单—返还佣金”的完整闭环。该平台通过“模拟真实交易”“批量点赞好评”“刷高商品排名”等方式,帮助商家虚构交易记录、提升店铺信誉。最终,检察机关以虚假广告罪对平台核心运营者提起公诉,5名被告人均获刑并处罚金,涉案平台被依法取缔。
法律解读:刷单涉罪划红线
商家层面
组织刷单、付费刷好评,属于“对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”,情节严重的构成虚假广告罪,最高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平台层面
为刷单提供技术支持、资金结算、订单匹配等服务,同样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。
刷手层面
明知是刷单仍参与,若刷单金额巨大、影响恶劣,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从犯,面临刑事处罚。
行业危害
刷单不仅误导消费者决策,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,导致优质商家被“劣币驱逐良币”。
避坑指南:网购防骗有妙招
看评价
避开“清一色好评”“评价内容重复”“晒图高度相似”的店铺,重点关注中差评里的真实反馈。
查销量
若商品销量短期内突增且伴随大量低价订单,大概率存在刷单嫌疑,谨慎下单。
留证据
遇到因虚假宣传、刷单误导消费的情况,留存订单记录、商品宣传页面、聊天记录等,及时维权。
玉检君提醒:
网络购物,千万别被“虚假流量”带偏节奏
“刷单炒信”本质上是对公平市场秩序的破坏
既违背诚信经营原则、也触犯法律红线
消费者应擦亮双眼识别虚假宣传
通过查看真实评价、核实商家资质增强辨别力
同时留存交易凭证
对“流量泡沫”保持清醒认知
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利的行为
终将受到法律制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