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看似健康时尚的健身卡、私教课程
摇身变成“新型贿赂工具”
——你以为收到的是一份“贴心关怀”
实则可能是一颗随时引爆的纪律“炸弹”
一、以“人情往来”为名赠送高价健身卡
行贿人以“朋友健身邀约”、“节日健康关怀”等名义,向公职人员赠送高档健身中心年卡、终身卡。表面上是正常人情往来,实则是利用公职人员的职权谋取利益。
二、长期为公职人员支付私教课程费用
通过与健身机构达成协议,定期为公职人员支付私教课费用,费用由行贿方承担。这种方式更为隐蔽,每月的课程费用以小额流水形式支付,不易被察觉。
三、利用健身场所安排私密权钱交易
将健身中心变为权钱交易的隐秘场所。行贿人提前预订健身中心的私密包间或VIP训练区域,在健身过程中或结束后,以交流健身心得为掩护,向公职人员提出请托事项,并给予现金、贵重物品等贿赂。
四、借健身俱乐部会员身份搭建利益圈子
行贿人出资为公职人员办理高端健身俱乐部会员,使其融入特定的利益圈子。在俱乐部组织的社交活动、运动赛事中,公职人员与其他商人、利益相关者频繁接触,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。
五、虚构健身服务项目套取公款行贿
一些单位内部人员,通过与健身机构勾结,虚构健身培训、团建活动等项目,虚开发票套取公款。然后将套取的资金用于购买健身卡、支付私教课程,再转赠给相关公职人员,既侵吞了公共财产,又完成了行贿行为。
廉洁防线往往失守于细微之处,每一次侥幸收受的背后,都是对职责的背离、对法纪的漠视。别让一份看似“无害”的礼物,成为断送职业生涯的推手,若心存疑虑,谨记:主动报备、坚决拒收,才是对个人最有力的守护!